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详情

战疫日记 | 共克时艰,战“疫”必胜

陈柯羊 | 2020-03-19

随着确诊病例的逐渐减少,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我们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也完成了支援武汉的抗“疫”使命,于3月17日开始返回四川。在返回的路上,我脑海里仍不断重放这一个多月来经历的一些画面。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我们2月9号到达武汉后,第二天就“自身防护和核酸采集”对我们进行了集中培训,这不仅让我们提高了自身防护能力,也极大增强了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的信心。培训完毕后,我们医疗队于11日正式进入方舱医院工作。

方舱医院是接收武汉市新冠肺炎轻症确诊患者的一所新启动的方舱医院,我们是第一批到来者也是最后一批,从进方舱到出方舱,总有一股说不出的归属感,总觉得方舱就是我们的家。

从2月11日开舱到3月8日休舱,我们见证了这所临时医院为疫情发挥出的力量,见证了它这段有意义的“生命”,也为我们完成这一阶段性使命提供了载体。


纵然危险 绝不草率

我们也要进病房进行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从感控的角度来说,给病人做核酸采样,是相当危险的。因为要直接面对病人的口腔,我们和病人的距离就是10厘米左右,一旦病人咳痰或者呕吐,病毒就会准确无误地飞到我们身上。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会因个人手法的不同而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如果采集的上皮细胞不准确,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为了保证采样工作的准确性,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真实依据,医院为每位患者安排固定的医护人员采样。我们采样的部位是咽后部,病人需要张开嘴巴来进行采样,这个时候是暴露最多的操作,感染风险很大。如果采样过程中,防护服破损或者是面罩掉落,都是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做采样的人员都开玩笑,说我们下班后要离得远远的。


此外,我们也会协助医生给病人做CT检查,胸部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病程的进展、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为CT检查非常便捷,一般从登记到检查结束只要几分钟,比核酸检测速度快、更加方便,所以CT是新冠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人,病变在CT片的变化会很明显。在检测核酸的时候,有很多呈现假阴性,而CT表现却比较典型。如果CT肺片表现比较典型,会让病人再去进行核酸检测,直到确认或者排除为止。


医者全力救治 患者全心信任

在艰辛的工作环境、严苛的防护要求、陌生的工作流程下,对一线护理人员而言,每一步的操作,都须注意太多的细节,都要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当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防护口罩后,哪怕是很简单的生命体征的测量都变得困难起来。护目镜经常起雾,给测量生命体征带来了很多不便,但病人们大多能够体谅,耐心配合我们的工作。那时,我深感医患之间高度协调、互相配合是多么重要。

大敌当前,医患双方携手共进退,医者全力救治,患者全心信任,这是这场战“疫”中令我触动很深的感受。


心理疏导 时刻“充电”

来到抗疫一线后,我发现疫情期间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一些无厘头的谣言和对病毒的恐惧,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患者之间的情绪会传递,极少数患者还会把紧张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这也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心理。所以抗“疫”期间,我们除了救治、护理病人,还多了一项工作:心理干预。

在工作之余,我们马不停蹄下病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努力帮患者打开心结、全心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一有空时,我也会给家里人回个电话报平安,让他们安心等待我们完成使命归来。同事之间也互相加油打气,春暖花开时,病人也都走出病房感受春日暖阳。


病毒无情 人间有爱

随着各地援助武汉医疗队医务人员的精心照顾,当地越来越多的治愈者出院,我们方舱医院也不例外。患者痊愈出院时问我:“为什么武汉疫情这么严重,还自愿冒着生命危险来支援呢?”我笑了笑说:“因为我们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啊!”

看着他们收拾好行李,离开医院的背影,那么轻松又愉悦,我想,这就是我们四川支援队最大的幸福时刻!

病毒就像试金石,淬炼出人间最纯粹的大爱。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切都会过去,终将春暖花开。